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幼教杂谈

【假期充电】教师怎么写出优秀教案?

作者:好好老师 时间:2022-02-10阅读数: 人阅读

01


 教案撰写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

科学性
教师在教案撰写时所体现出的思想观点、内容知识以及传授方法都应该是准确的、科学的、富有效益的。为保证科学性,教师对教材应经历懂、深、融的过程。
 懂,就是要分析教材的基本思想和概念;深,就是要钻研教材,理清纵横联系;融,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材的思想性、科学性交融在一起。

实用性
教师撰写教案的目的是用于课堂教学,因此教案一定要具有实用性。教师在撰写教案时,要克服形式主义,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,撰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。

针对性
教师撰写教案不仅仅是要体现教师怎么教的问题,还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上,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,产生导向作用,体现出教师主导,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。

发展性
教案的撰写切忌抄袭和照搬,因为优秀的教案或许在其他人那里可以产生很成功的效果,但自己可能就不适用。时代在发展,知识不断深入,学生不断改变,教师自己的教案,也要时刻进行创新和修改。

创见性
教师对于教案的撰写要体现出教学改革的思想。例,教案中可以体现出以下问题: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如何强化教学的思想性,如何更加科学的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,如何减轻课业负担等等。

02


教案撰写的形式

文字式
全部内容均以文字形式展现,可分简案和详案两种,由教学名称、教学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准备、教学过程、教学反思等部分组成。
 
表格式
当今教学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教案形式是表格形式。

03


教学目标的撰写

 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追求的目标,对于教师来说是授课目标,对学生来说,是教学活动最终产生的行为变化。
 
同时,教学目标也是一种预期达到的结果,即是教学活动后产生的结果。学者王先耀指出,教学目标需要明确,主要包括三个方面,知识掌握点、技能训练点、德育渗透点。
 
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类,包括课程目标、单元目标以及课时目标;在撰写时,需要根据不同类别对目标层次进行分析考虑。而对于教案来说,是针对课时定制的,因此需要着重目标的制定。
 
课时目标是教学目标中最基本,制定课时目标时,应当充分做到内容要全面、层次分明、要求适度以及具体可测四个方面,利用 who, what, how, why 四个维度进行分析。
who
要分析教的学生的层次及知识掌握程度等;
what
是本节课需要的完成任务,重难点,获取什么样的知识技能,达到怎样的效果;
how
是采用哪些教学过程和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;
why
是教学设计的理由,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,才能制定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步骤。

04

教学方法的撰写

 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,指的教学的途径和方法,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总称,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,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:
微信图片_20220210145221.png
那这么多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最合适的进行课堂教学?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依据:
 
首先,根据对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控,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,由于多面向中小学生,可以选择图示语言等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。
 
其次,教学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进行设计,同时也需要考虑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特点,不能追求新颖而舍本逐末;
 
最后,教学时间和效率也当充分考虑,好的教学方法会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。

05


教具的选择

 众多教具中我们可以将教具分为两大类:传统教具和现代化教具。传统教具包括卡片、图书、图标、挂饰、实物、报刊等等;
 
现代化教具可分成视觉类,听觉类,视听觉类以及多媒体类。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,越来越多高效的现代化教育也衍生出来。
 
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,教具是为了教学活动而准备的,教学活动教授知识才是最主要的目的。小编就有参与一些观摩会,会议上自然有很多现代化教具,但是有的老师则是出现了舍本逐末的情况。
 
教师让学生花五分钟的时间写出自己公园看到的不文明现象,学生写好后,教师采取现代教具将学生手写的实物实时上传到多媒体上,成为电子版本进行授课教学……
 
我们要思考,这样的行为的目的是什么;如果改变形式直接让学生手持文档,课堂上讲解自己所写的内容的思路与想法,是不是更能提升课堂体验,加强教学的实际意义?
 
教具的使用应当充分为教学服务,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与优势,提升学习体验。

06

教学活动过程

教学过程,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统一的活动过程,也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的活动过程。
教学活动过程应当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
教学活动过程应当依据教学目标的性质
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,教师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。

07

教学反思

教案撰写的最后一项内容,即教学反思。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评价,对于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。
 
课堂讲授过程中的瞬间灵感,非逻辑性发挥,是难能可贵的,它往往是决定课堂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,教师应及时把握课堂出现的瞬间灵感,并及时记录,以备讲稿的修改。
 
课程完成后,总结归纳,完善教案,经过一学期的授课,教师会发现自己的教案逐渐丰富开“花”。
 
教学反思一般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:成功的经验记录,教学不足方面的记录,教学灵感的记录。
 
教师在教学之后,要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,总结出本节课的亮点和成功的地方。如教学活动设计合理,教法使用恰当,引人入胜等。
 
且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,偶然性较大。所以课堂教学难免出现一些失误和不足,教师在课后应当总结不足,吸取教训,使教学过程中能更加完善处理各种问题。
 
有时,教师在教学过程也可能产生一个很好的想法,例如操练单词突然想到新颖的教学活动,那么课后就应当及时记录,为以后的教学做准备。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330277354@qq.com

标签: 幼儿园 教育
文章详情页底部广告